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權威發布 > 指導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7〕78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4 08:40:47 來源:互聯網
發布單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發布文號 川辦發〔2017〕78號
發布日期 2017-08-07 生效日期 2017-08-07
有效性狀態 廢止日期 暫無
屬性 其他 專業屬性 其他
備注 http://zcwj.sc.gov.cn/xxgk/NewT.aspx?i=20170810174307-363574-00-000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93號)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助力脫貧攻堅,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高端消費需求為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著力培育食品飲料萬億產業,全力構建技術先進、安全健康、供給充足的現代農產品加工業體系,為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實現“兩個跨越”奮斗目標,提供堅實有力的增長動力和產業保障。

 

  (二)基本原則。

 

  夯實產業基礎,著力轉化增值。堅持以農為本,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夯實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基礎。堅持新型工業化導向,發展深加工,提高利用率,延伸產業鏈,完善產品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提質增效。匯聚國內外農產品加工科教資源,培養創新人才和團隊,增強持續創新能力。強化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轉化平臺建設,協同創新共性關鍵技術,促進成果轉化應用,提高企業技術、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

 

  堅持綠色發展,保障質量安全。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推進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綠色加工。大力推進質量標準化建設,發展優質安全、營養健康、綠色生態的加工產品,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政策支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完善機制體制,創設并落實財稅金融政策,提升政府服務效能,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ㄈ┲饕繕?。

 

  到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以食品飲料為支柱,輕工紡織、現代中醫藥為支撐的產業體系。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對企業形象塑造和品牌傳播形成有力支撐,“四川造”農產品加工產品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產業帶動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初加工率達到60%,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6:1。

 

  二、重點工作

 

  (四)優化產業結構。

 

  培育食品飲料萬億產業。鞏固提升行業優勢,重點發展名優白酒、糧油食品和肉食品3個千億元產值產業。支持產品創新,將泡菜和復合調味品、名優茶、新型果蔬飲料等分別培育成500億元產值的特色產業。順應消費升級,大力推進主食工業化、乳制品、功能性膳食纖維、特殊人群營養保健食品和藥食同源食品等新產業加快發展。推進地方特產食品、傳統“老字號”產品創新,滿足消費新需求。加快實施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引導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農業廳、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列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推動輕紡產業轉型升級。以日用生活消費品個性化需求為導向,強化研發設計,實施個性定制和柔性生產。開展“產品+文化”活動,引導紡織、服裝、制革、家居行業與文化創意設計結合,推進輕紡產業向高端和服務化轉型。大力發展絲綢、苧麻、竹纖維深加工,創新織造工藝技術,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向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實用性強的天然面料服裝和工藝美術系列產品。(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文化廳)

 

  推進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以農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食用、藥用功能性成分提取為重點,提高原料高值化利用率。加快推進秸稈、米糠、麥麩、油粕、糟渣、果皮、蠶繭、動物內臟和骨血深度開發,生產食用性蛋白、生物基纖維、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提升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空間。(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農業廳、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ㄎ澹┡嘤洜I主體。

 

  培育重點龍頭企業。深入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強化核心競爭力培育,在食品飲料產業培育10個主業突出、技術先進、產值超百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把大項目推進作為加快培育龍頭企業的重要途徑,以重大項目為載體,鼓勵企業加大有效投入,增強經營實力。引導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品牌聯盟等多種形式推動行業整合;鼓勵優勢行業的龍頭企業到省外、境外投資建設加工基地。(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省投資促進局)

 

  促進中小微企業成長。加快農產品加工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鼓勵創辦新企業,扶持骨干型企業跨階成長,夯實產業遞進發展基礎。實施專精特新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有優勢產品、有品牌價值、有穩定市場的中小企業。推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開展產業協作,增強特色中小型企業為龍頭企業服務配套和抗風險能力,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

 

  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組織開展與同行業標桿企業對標活動,逐步縮小與國內外同行先進水平的差距。加強企業家隊伍,核心人才梯隊建設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形成一批創新意識和領導能力強、專業化的管理人才團隊和職業素養高的職工群體。(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農業廳)

 

 ?。﹥灮a業布局。

 

  集中發展產地初加工。依據我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引導農村經營主體集中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支持新建、改建清選分級、儲藏、保鮮、烘干、包裝等設施、設備,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率。加快初加工適用技術推廣和產地配套項目實施,提高農產品優質、保量向市場和加工企業供應能力。(責任單位: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林業廳、省糧食局)

 

  推進園區和食品基地建設。不斷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依法開展規劃環評,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新增產能和投資引進項目向工業園區集中,在全省形成10個特色鮮明、主業突出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選擇一批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開展現代食品工業示范基地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功能配套、資源共享。(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農業廳、林業廳)

 

 ?。ㄆ撸娀瘎撔买寗印?/p>

 

  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立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投入,牽頭建立農產品加工產業技術研究院、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工程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貫徹落實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政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責任單位: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農業廳)

 

  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全面對接國家實施的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圍繞增加效益、創新產品、提升質量、節能環保等要求,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相結合,推廣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淘汰落后產能,提高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裝備水平,建設一批現代化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產品加工全產業鏈各領域應用。實施“互聯網+四川制造”行動,以協同制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個性化、定制化新業態發展。在食品、紡織、家具等行業推行“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試點和管理體系貫標。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開展智能工廠示范,提高智能制造水平。(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

 

 ?。ò耍┩七M融合發展。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建設標準化、規?;脑仙a基地,帶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茶葉、花卉、林果、水產養殖、絲綢等加工企業以原料基地為依托,結合村落、古鎮人文資源,發展工業旅游、農耕文化、健康養老等體驗式業態。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產業鏈建設和供應鏈管理,幫助農村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依托,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專業特色小鎮。(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省旅游發展委)

 

  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跨界融合。鼓勵技術跨界、交叉和滲透,依托高新技術推動企業創新發展,開發新產品,開辟新行業、新模式,延伸產業鏈,促進行業級“微融合”。以轉型升級和內生發展需求為動力,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與生物、醫藥、機械制造業及金融、商貿、物流、旅游、文化創意設計等現代服務業跨界融合,拓展發展空間,聚合多種市場要素組建產業聯盟。(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農業廳)

 

 ?。ň牛┨岣弋a品質量。

 

  加強農業生產源頭管理。推廣良好農業規范,推進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建立以農、獸藥物殘留為主的農產品監控體系和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實施農殘檢測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健全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監測和評價機制,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守住食品飲料產業健康發展第一道防線。(責任單位: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推進企業質量管理標準化。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廣泛推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質量管理、誠信管理等體系認證。繼續支持企業、農村經營主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依法推動食品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快行業標準修訂,推進食品出口企業實施“同線同標同質”工程,促進食品飲料產業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提高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發揮現有各級各類農產品、食品、藥品等公益類檢驗機構作用,構建網格化的綜合質檢體系。改善基層檢驗機構的軟硬件條件,培養專業人才,穩定質檢隊伍。穩步開放檢驗檢測市場,支持社會化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全面提高我省農產品加工業質檢能力和產品質量保障水平。(責任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十)拓展市場空間。

 

  強化品牌建設。全面實施消費品“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發揚工匠精神,提高產品質量,爭創品牌企業,打造名牌產品。重點打造安全食品品牌,明顯提升企業信譽和“川”字號產品聲譽。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認定一批農產品加工產品商標品牌為四川省著名商標,推動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工作有新突破。(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完善產品營銷網絡。全面提升拓展市場,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境內外知名展會及其他經貿促進活動,拓展流通主渠道。支持企業發展專賣連鎖店、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不斷擴大“四川造”農產品加工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支持國內大型電商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與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深化互利合作,擴大網絡銷售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四川博覽局)

 

 ?。ㄊ唬U大對外開放。

 

  提高“引進來”水平。鼓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和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資本投資四川農產品加工業。支持企業引進國外食品工業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制造技術和裝備、出口農產品物理及綠色防控體系,鼓勵外資進入營養健康食品制造、天然食品添加劑開發、高檔紡織面料生產、農產品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領域,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商務廳、省投資促進局)

 

  增強“走出去”能力。推進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鼓勵農產品企業到自貿試驗區或境外注冊,設立辦事機構、技術中心、海外倉、展銷中心,開展標準化認證。加強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和出口目的國家(地區)法律及標準研究,為擴大加工品出口創造條件。支持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綠地投資、跨國并購、股權置換、共建園區等多種方式,到境外投資建設原料生產基地、生產工廠、物流設施、購銷網絡。借助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運輸通道,實現國外原料和國內優質產品雙向流通,促進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全面融入全球貿易體系。(責任單位: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成都鐵路局)

 

  三、政策措施

 

 ?。ㄊ┘哟筘斦С?。

 

  統籌用好省級工業發展資金,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智能制造、質量認證、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產業融合發展和流動資金周轉擔保等領域。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原則,發展改革、科技、農業、商務、環境保護等部門管理的相關扶持資金向農產品加工業傾斜。(責任單位: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環境保護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

 

 ?。ㄊ┞鋵嵍愂照?。

 

  結合我省優勢產業,選擇部分行業,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積極推進試點工作。農產品加工企業可憑收購發票按規定抵扣增值稅。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結構性減稅政策廣泛惠及農產品加工小微企業。落實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在實施與農產品加工有關的國家鼓勵類項目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所需先進設備,所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可按規定予以抵扣。農產品加工企業符合國家稅收政策規定條件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責任單位:省國稅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省地稅局、成都海關)

 

 ?。ㄊ模﹦撔陆鹑谥С帧?/p>

 

  落實財政支持農業信貸擔保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收購農產品的流動資金貸款支持。發揮各地工業、農業投融資平臺的引導示范作用,加大對農產品加工園區、企業項目建設的參股投資、間接融資支持。探索對農產品加工業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創新貸款產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信貸支持。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發行票據、債券以及在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等方式提高融資能力。完善政企銀保聯動協調機制,增進產融合作,支持實體經濟。(責任單位:省金融工作局、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四川證監局、四川保監局)

 

 ?。ㄊ澹└纳仆顿Y貿易條件。

 

  支持社會資本依照相關規定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開展對外合作,加大對其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的支持,強化在融資和通關等方面的便利化服務。支持企業申請國際認證、專利、商標、品牌、標準等,鼓勵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和收付資金。(責任單位: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成都海關、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四川保監局)

 

 ?。ㄊ┘訌娚a要素保障。

 

  積極保障農產品加工項目合理用地需求,加大對龍頭企業建設用地保障力度;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以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廠房加層、老廠改造、內部整理等途徑提高工業用地利用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落實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的政策;有留存電量實施條件的地區,應積極支持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享受留存電量政策,保用電,降成本。(責任單位:國土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省能源局)

 

  四、服務保障

 

 ?。ㄊ撸娀卜?。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簡化新設農產品加工企業登記和行政審批服務流程,提高農產品加工業投資項目備案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納入政府定價管理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并加強“清費治亂”監督檢查。加強農產品加工業運行監測分析,建立統計調查和數據傳遞發布制度,為政府宏觀決策和企業生產運行提供參考。推動信用監管信息公開。加快農產品加工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記錄和共享機制,依托省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四川)和行業部門監管平臺等載體依法披露。強化社會共治,對嚴重失信企業和個人進行聯合懲戒,維護產業發展秩序。(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省工商局、省統計局)

 

 ?。ㄊ耍┘訌娊M織領導。

 

  各市(州)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統籌推進的工作機制。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揮牽頭作用,履行規劃、指導、管理、服務等職能,督促各項工作落實。省直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職能分工,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服務指導,落實相關支持政策。(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省直相關部門和單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7日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