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權威發布 > 指導意見

菏澤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04〕117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菏政發〔2005〕5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4 08:40:49 來源:互聯網
發布單位

菏澤市人民政府

菏澤市人民政府

發布文號 菏政發〔2005〕5號
發布日期 2005-02-01 生效日期 2005-02-01
有效性狀態 廢止日期 暫無
屬性 其他 專業屬性 其他
備注 暫無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和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魯政發〔2004〕117號)精神,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平安菏澤”、“誠信菏澤”建設進程,現就加強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充分認識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事關政府和國家形象,責任重于泰山。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實施“突破菏澤”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市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在部分縣區特別是農村,假劣有毒有害食品蔓延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長期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失信懲戒與正面引導結合的原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使我市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逐步完善,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基本健全,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防范水平和監督能力顯著提高,食品產業實現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消費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二、進一步加大對食品安全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管力度

 

 ?。ㄒ唬脑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繼續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深入開展農藥殘留、禽畜產品違禁藥物濫用、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活動;加快對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積極發展農資連鎖經營,推廣使用低殘高效農藥、獸藥、漁藥和無污染添加劑、優質肥料等農業投入品;推進農產品生產的區域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推廣“龍頭企業(蔬菜配送中心)+基地+農戶”、“市場(企業)+專業協會+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規范種植、養殖行為,抓好以裕魯、旭日公司等為龍頭的蘿卜、甘藍生產基地建設;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檢測和農產品、食品的認證工作,重點抓好小麥、蘆筍、大蒜、西瓜、雙孢菇等為主的無公害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形成一批品牌農產品、名牌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培植我市優勢農業產業。

 

 ?。ǘ┐罅φD食品生產加工業。實施食品生產企業準入制度,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標準化示范試點工作,規范操作規程,嚴厲查處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不具備生產條件的食品生產企業;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今年基本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冷凍飲品、方便面、餅干、罐頭、速凍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10類產品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啟動其余13類食品市場準入工作;強化企業法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管,實行生產企業巡查、回訪、年審、監督抽查等監管制度;以QS認證為切入點,規范食品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強化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包裝材料等安全性評價,嚴厲打擊濫用添加劑、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違禁藥物等違法行為,重點扶持華瑞集團、東明五得利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定陶魯花、中糧艾地盟等油脂加工企業,單縣百壽坊、巨野麟州等肉禽加工企業,銀香偉業、萊河集團等乳制品加工企業,九發、裕魯等果蔬加工企業,花冠、青菏泉等酒類加工企業,通過規范化管理、規?;洜I、品牌化戰略,做大做強我市食品加工企業。

 

  (三)加強食品流通、消費領域的監管。嚴把市場經營主體的準入關,在大中型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推行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完善監督抽查和食品衛生例行監測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銷毀、公布制度;經銷企業要落實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對于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以及重點整治和清查的食品,實行特殊商品進貨報告制度;加快推進餐飲業、食堂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加大對餐飲業、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積極探索集體食堂和幼兒園“小飯桌”的準入標準和監管模式,完善和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建設;加大對分散在社區、城鄉結合部和村鎮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個體商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館的監管力度,有效遏制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加強生豬屠宰行業監管,積極推進牛、羊等定點集中屠宰工作,嚴厲查處和打擊私屠濫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等違法行為;強化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

 

  三、建立長效機制,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ㄒ唬┳ズ棉r產品和食品認證體系建設。建立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農產品和食品認證體系,大力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和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在農產品和食品原料的生產、加工、運輸、倉儲和銷售企業大力推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食品綠色市場認證等國際通行的體系認證,提高我市農產品、食品的檔次和品味,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知名度。

 

 ?。ǘ┘涌燹r村食品流通市場體系的培育。建設農村基層流通網絡,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食品進入農村流通領域。引導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向農村發展連鎖經營網點,建立商品配送和供應網絡,在鄉鎮政府所在地開設超市,向有條件的村延伸開設便利店,以點帶面,促進農村食品商店規范經營,確保農村消費安全。

 

 ?。ㄈ┙⒔∪称钒踩珮藴屎蜋z驗檢測體系。結合我市實際,盡快建立與全省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反應靈敏的農獸藥等殘留監控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高標準建設一處與國家質量標準接軌的食品安全綜合檢測中心,實現各部門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把好食品準入關。

 

 ?。ㄋ模┘涌焓称钒踩畔Ⅲw系建設。一是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農業、林業、漁業部門負責發布有關初級農產品、農藥、獸藥、漁藥殘留等檢測信息;質監、工商、衛生和食品藥品監管4個部門聯合發布市場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綜合信息的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定期向社會發布。二是建立食品質量預警機制。質監、工商部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抽檢,針對發現的質量問題,發布食品質量安全警告或警示。三是拓寬信息渠道,構筑及時有效的群眾監督網。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等媒介及各級消費者協會的作用,在農村和社區建立群眾性的消費維權監督員隊伍;建立和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在各縣區范圍內實行統一的舉報獎勵辦法,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建立方便、暢通的舉報渠道,擴大執法監管部門的信息來源,增強市場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建設為核心,按照“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市場化運作、全社會廣泛參與、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快開展我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以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為重點,從2005年起,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起我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四、加強領導,確保食品安全監管措施落實

 

  (一)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國家關于食品安全“國家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方針,各縣區人民政府對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各縣區要參照市的做法,成立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政策,組織協調各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ǘ┱J真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實行食品安全工作問責制,對因工作不力或失職瀆職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出現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責任人員,要依法追究責任。(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執法隊伍的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作風建設,強化法律法規培訓,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二○○五年二月一日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