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山東省人民政府 山東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 | 魯政辦發〔2017〕63號 |
---|---|---|---|
發布日期 | 2017-09-02 | 生效日期 | 2017-09-02 |
有效性狀態 | ![]() | 廢止日期 | 暫無 |
屬性 | 其他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7/9/5/art_2442_214871.html |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我省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現重要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在前期開展農產品、食品、藥品等追溯體系建設試點的基礎上,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ㄔO目標。加快建設從生產、加工、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信息化追溯體系,到2020年,通過開展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培育一批標準化追溯骨干企業群體;制定、修訂相關規章制度,建立科學的追溯體系運作模式、成熟的追溯體系技術標準;建成完整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鏈條信息追溯體系與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信息共享機制;提升生產經營主體全過程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調動企業使用追溯平臺的積極性,推動傳統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社會公眾對追溯體系建設的參與度和認同感,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安全需求;發揮追溯平臺在日常消費中的輔助引導作用,市場環境明顯改善。
(二)建設原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建設運行模式。堅持追溯體系建設與區域發展規劃相結合,加強指導協調,統籌調動資源,層層落實責任,形成省、市、縣三級政府聯動的組織保障機制。建立完善追溯體系共治機制,強化政府部門之間、部門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作配合和資源共享,形成追溯體系建設合力。選擇管理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企業作為可追溯示范單位,培育重要產品追溯示范基地,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深入推動追溯體系建設。
二、突出重點,有序推進追溯信息化
?。ㄈ┙⑷≈匾a品追溯管理平臺。在已經開展肉類蔬菜、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基礎上,逐步擴大追溯范圍,加快建立保障追溯體系高效運行的長效機制,完善績效評估體系,并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追溯體系建設經驗。加快建設從生產、加工、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的全省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預留接入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平臺、第三方追溯服務平臺、企業追溯系統的端口,并能與中央追溯管理平臺順利對接,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環節追溯信息共享,將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打造成全省追溯信息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加強客體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反饋鏈條建設,匯集生產經營企業追溯信息,實現行業、企業與重要產品品種備案管理,數據實時傳輸與質量管理、追溯鏈條合成與數據統計分析、市場監測預警與應急管理等功能,形成權威、統一的追溯數據庫;加強農產品出口示范區進出口追溯體系和電子商務示范縣等重點區域的電商追溯體系建設;依托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一站式門戶查詢和公共服務,為消費者提供簡便適用的查詢通道,向社會有序開放追溯數據資源,探索追溯數據增值利用。(省商務廳牽頭負責)
?。ㄋ模┩七M農業生產資料追溯體系建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建設種子、農藥、肥料等專業管理追溯平臺,公開登記、生產、經營、使用環節信息,建立電子追溯碼標識制度,建設主要農業生產資料追溯臺賬。打通農業種植、加工環節與農產品流通環節追溯信息的有效銜接,推進農產品追溯不留真空區域,全方位監管。(省農業廳牽頭負責)
?。ㄎ澹┩七M畜禽飼養追溯體系建設。按照《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等規章,推進飼料生產實現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等環節的信息追溯體系建設,結合飼料生產審批制度,實現飼料生產審批信息網上公開查詢。按照《獸藥管理條例》等法規內容,結合獸藥生產、經營審批制度及國家獸藥產品追溯信息系統建設要求,加快全省獸藥產品監管追溯系統的建設和使用步伐,配套完善監管平臺軟硬件建設,凡是進入山東省境內的獸藥產品均納入全省獸藥產品監管追溯系統,提升系統使用效能,構建獸藥產品追溯體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山東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山東省生豬屠宰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將畜禽養殖場建立的養殖檔案和畜禽屠宰環節臺賬電子化,開展畜禽產品養殖、屠宰、物流等環節的追溯體系建設。(省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
(六)健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食品追溯體系,督促企業嚴格遵守追溯管理制度。加快省級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提供統一的數據接口和查詢服務,并與全省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實現對接。將全省嬰幼兒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葡萄酒、茶葉、阿膠糕、食品添加劑和保健食品等重點領域規模以上生產企業追溯系統,納入省級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在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選擇規模以上企業開展食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并納入“食安山東”創建任務,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完善藥品追溯體系建設,以推進藥品全品種、全過程追溯與監管為主要內容,完善全省藥品追溯體系。推動藥品生產流通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使用信息化技術采集留存原料來源、生產過程、購銷記錄等信息,保證藥品的可追溯。建設省藥品追溯管理平臺,統一納入全省藥品追溯數據信息。推進高風險醫療器械追溯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植入類等高風險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追溯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采用普遍適用的產品標識方式。(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負責)
?。ㄆ撸╅_展民用爆炸物品與易制毒化學品追溯體系建設。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法規,在現有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統和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規劃追溯體系相關功能,開展民用爆炸物品與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和銷毀等環節的追溯體系建設。(省公安廳、省國防科工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工商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ò耍┩七M危險化學品追溯體系建設。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結合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和危險化學品登記工作,建立以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劇毒化學品等產品為重點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安全管理追溯體系。(省安監局牽頭負責)
?。ň牛╅_展特種設備追溯體系建設。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規,以電梯、氣瓶等產品為重點,實現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電子化,建設電梯產品的制造、安裝、維護保養、檢驗等環節的追溯鏈條和氣瓶產品的制造、充裝、檢驗等過程的追溯鏈條,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追溯體系。(省質監局牽頭負責)
?。ㄊ╅_展稀土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以稀土礦產品、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為重點,結合生產審批制度,將生產經營臺賬、產品包裝標識等內容電子化,加快推進稀土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現稀土產品從開采、冶煉分離到流通、出口的追溯管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青島海關、濟南海關、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三、標準先行,保障追溯互聯互通
(十一)完善標準規范。結合追溯體系建設實際需要,科學規劃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稀土產品追溯標準體系。針對不同產品生產流通特性,加快制定追溯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接口規范、編碼規則、分級認證等關鍵共性地方標準或通用規范,明確基本要求,采用簡便適用的追溯方式,以確保不同環節信息互聯互通、產品全過程通查通識,加強標準制定工作統籌,確保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標準相協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發揮認證作用。在國家認監委的統一部署下,按照認監委制定、發布的追溯管理體系建設標準和實施規則,引導、推動我省重點產品的追溯體系建設,推動重點產品生產企業,通過加強追溯管理,不斷提高企業風險控制意識和管理水平。(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ㄊ┩七M互聯互通。建立完善全省追溯數據共享交換機制,保障追溯鏈條的完整性。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合作模式,依托已有設施建設行業或區域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最終與全省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實現無縫對接;鼓勵生產經營企業、協會和第三方平臺接入全省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打造上、下游信息有效銜接的全過程追溯體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畜牧獸醫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措施保障,全面推進追溯體系建設
?。ㄊ模┌l展追溯服務產業。支持社會力量和資本投入追溯體系建設,培育創新創業新領域。支持有關機構建設第三方追溯平臺,采用市場化方式吸引企業加盟,打造追溯體系建設的眾創空間。探索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立追溯體系云服務平臺,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信息化追溯管理云服務。支持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咨詢、監理、測試及大數據分析應用等機構積極參與,為追溯體系建設及日常運行管理提供專業服務,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務產業鏈。行業協會要深入開展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宣傳貫徹活動,創新自律手段和機制,推動會員企業提高積極性,主動建設追溯體系,形成有效的自律推進機制。(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畜牧獸醫局、省中醫藥管理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ㄊ澹┩晟葡嚓P法律規章及政策制度。研究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進一步完善追溯制度,細化明確生產經營者責任和義務。研究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細化農產品追溯管理和市場準入工作機制。針對建立信息化追溯體系的企業,研究建立健全相應的隨機抽查與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效率。研究制定追溯數據共享、開放、保護等管理辦法,加強對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交換、利用、開放的規范管理。(省商務廳牽頭,省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市政府配合)
?。ㄊ┘訌娬咧С帧M苿咏⒍嘣耐顿Y建設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帶動社會資本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為開展追溯體系建設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和產品責任保險。推進“互聯網+追溯”創新發展,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利用自身平臺建設信息化追溯系統,實現線上線下、有效融合。推動追溯體系與批發零售企業電子結算系統、冷鏈物流配送等融合發展。促進公益性和市場化兩類追溯平臺有機銜接、協調發展。完善追溯技術研發與相關產業促進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金融辦、山東銀監局、山東保監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
?。ㄊ撸┞鋵嵐ぷ髫熑?。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公益性事業,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及工作重點,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落實部門職責分工及進度安排,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商務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檢查指導。(省商務廳牽頭,省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市政府配合)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9月2日